你是不是一听到“叫花鸡”三个字,嘴立马就馋了。想想那香味扑鼻,鲜嫩的鸡肉,更是忍不住了。叫花鸡的美味,人人都知道,但是有关于叫花鸡的故事你又听过没有,这故事还有不同的版本哦,甚至还涉及到了两位君王。今天就让小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典故一
叫花鸡,是江南名吃,历史悠久,是把加工好的鸡用泥土和荷叶包裹起好,用烘烤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一道特色菜。用泥巴把鸡包起来,架火烧泥巴,泥烧热了鸡也就熟了。它又名富贵鸡,原是乞丐所创造,故称叫花(化)鸡。相传朱元璋带兵打江山时,有一次朱元璋又打了败仗跑了三天三夜,敌人在后面穷追不舍,朱元璋筋疲力尽,饥饿难忍,就在这时看到前方地上有一堆火,火中间还有一堆泥巴,旁边蹲着一位老叫花(化),朱元璋好奇地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老叫花(化)一看是朱元璋,就忙说:“我在烤鸡献给大王。”朱元璋一听非常惊奇,老叫花(化)把鸡从火中取出,打开泥巴,香味扑鼻。朱元璋边吃边赞不绝口,“非常好吃”。从此以后,朱元璋打仗一帆风顺,当了皇帝。后来朱元璋就封此鸡为“富贵鸡”。
典故二
叫花鸡又称黄泥煨鸡,以嫩母鸡为主料采用独特方法制作而成,既是江苏常熟的传统名菜,也是闻名四海的佳肴,曾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
相传在明崇祯年间,常熟有个叫花子,有一天没有讨到吃的,饥饿 难挨。时近黄昏,他钻进一户人家的草窝里,抓到一只鸡。叫花子将鸡 摔死,捡点枯枝,抱些稻草,跑到经常借宿的破庙,用庙中缸里的存 水,将黄土和成泥巴,将鸡糊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就在坑内点燃柴草, 将裹严实的鸡投入火中,直到泥巴烧干、变黄,从烧裂的泥巴缝中窜出 鸡的香味。他急不可耐地磕去泥壳,油亮透香的熟鸡出现在眼前。叫花子捧在手里,便大吃起来。
这时一向在破庙前摆摊的王龙清(小名王四)来到庙前,忽闻阵阵 异香扑鼻,环顾四周,原来是个叫花子正在吃鸡。王四问其制法,叫花 子便一一道来,王四觉得此鸡味道鲜美无比,做法新颖奇特,便说服叫 花子帮他经营泥巴煨鸡,一时生意兴隆。不久,王四又开了一家酒楼, 请人题写了“王四酒家”的楹额,并打出“叫花鸡”招牌菜。这道菜进入酒 家后,经王四改进,采用了苏州荷叶蒸肉的方法,用荷叶包裹,外层糊 上黄泥,放入明火中烧熟,食之荷叶清香,鸡肉鲜嫩。从此,叫花鸡登上大雅之堂,而且名声大噪,流传至今。
典故三
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个叫花子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自然觉得这鸡异常好吃。吃毕,便问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花鸡”,就胡吹这鸡叫“富贵鸡”。乾隆对这鸡赞不绝口。叫花子事后才知道这个流浪汉就是当今皇上。这“叫花鸡”也因为皇上的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流传至今,也成了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的名菜。
典故四
据传,清代年间,在常熟虞山脚下,一个饿了好几天的叫花子在草丛中捉到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锅灶二无调料,甚至连褪毛的开水都找不到,无奈之下,将鸡宰掉,取出内脏后,用几张荷叶包起来,外面裹上泥巴,堆积些枯枝败叶点火烤了起来。待烤得泥巴发黄干透时,往地上一摔,鸡毛随之脱落,扑鼻的香气四散开来。附近张大户的仆人恰巧经过,香气吸引,向叫花子讨得煨鸡之法,回去禀告了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亲友品尝,众人吃过赞不绝口,询问主人菜名,主人以“叫花子鸡”回之。常熟本地厨师据此传说加以改进,在鸡腹内填加各种配料,以猪网油、荷叶包裹,以黄泥糊于包裹外,然后烧烤,味道更为鲜美,并美其名曰“黄泥煨鸡”。
虽然叫花鸡有那么多的典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好吃是有目共睹的,你们还想了解哪些关于美食的典故或者历史可以下方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