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之衣带诏:华佗听后惊慌失措,这到底是什么?

时间: 2025-01-10 01:00:20

  《军师联盟》第一集,华佗在给了仲达五禽戏图后,旁边的人说我看见先生在衣带诏上签了名字。华佗听后惊慌失措。衣带诏是什么?为何能让华佗这般惊慌。

  衣带诏就是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
 

军师联盟之衣带诏:华佗听后惊慌失措,这到底是什么?


  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败被诛。

  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于许。参与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安集将军董承在政权分配问题上与曹操产生了矛盾。

  董承后来官拜车骑将军,又是皇帝董贵人的父亲。建安四年,董承对外宣称接受汉献帝衣带中密诏,要诛杀曹操,又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同谋。

  刘备一开始没有参与,后来曹操与之煮酒论英雄,刘备方才与董承同谋。后来,刘备逃离许都。

  董承对王子服说:“郭汜当年有数百人,但曾击败李傕几万人,就看足下与我是否同心了!昔日吕不韦有子楚之后得以富贵,现在我和足下也是这样。”

  王子服连忙推辞:“我惊恐而不敢当,而且兵力不足。”董承回答说:“如果事情成功,就能得到曹操雄厚的兵力,还不满足吗?”

  王子服又问:“在京师有办事的人吗?”董承答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双方定下密谋。

  建安五年(200),董承阴谋败露,同谋者均被正法。

  很多人把董承事件当作是汉献帝与曹操关系恶化的一个标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

  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就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我们来看一看史书记载。《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很多人会误解为汉献帝下密诏给董承,实则不然,因为“辞”是宣称的意思(《资治通鉴》改为“称受”,意思更明确)。

  这就是说董承自己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的密诏,那么董承自己说的,可信吗? 所以说《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

  而袁宏的《后汉纪》直接表示否定,连衣带诏这三个字都没出现。范晔《后汉书》倒是持肯定态度。《后汉书·董卓传》说:“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

  《后汉书》成书过晚,在史学价值上不能与《三国志》相比,比较抹黑曹操。

  董承是牛辅(董卓女婿)的余孽,是西凉系军,怎么会是公忠体国的人呢?另外,在曹操迎奉天子初期,他与汉献帝关系不错,皇帝怎么会让董承杀曹操呢?这只不过是曹操与董承的矛盾而已。

  衣带诏案也是流传至今众说纷纭。可见历史的的隐秘而伟大。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