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大亨》主要讲述了布华泉的人生经历和发家史,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浮城大亨》的结局了。
结尾布华泉为阿娣买了新的助听器,在厨房为妻子轻声唱起蛋家人的咸水歌:“买包花针随路撒,找针容易找妹难,阿妹呢?”
或许他已深深意识到,他所有的将永远是一颗蛋家人的心;也显示了他对蛋家人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认同。最后的最后,一家人在海边悼念布华泉的妈妈。将骨灰撒向了大海。
影片犹如纪录片一样将故事娓娓道来的沉静淡泊,而越发在这种沉静之美中,越发显出命运转折时背景的渺小和人物性格的强大。
一如导演一贯的风格一样,在平淡而略显冷色调的叙事中,让观众感到一种莫名的沧凉。影片以郭富城饰演的主人公布华泉几十年的成长经历为主线。
不仅有疍家人在海上漂泊奋斗的小人物生活,也有旧时期香港民众与英国商人的尖锐对抗,在展现布华泉传奇人生的同时更再现了香港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剧中的布华泉在电影里是一段重笔墨是个人的奋斗史,但里面的亲情情节,让大家感动泪流。水上人家,不识字,靠打鱼填饱肚子。海上碰上风暴,很有可能就会提早进入天堂。
布华泉不甘心在船上呆一辈子,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最记得的一个片段是他在神父的帮助下进入学校和一年级的学生们一起上学,赤着脚,被那些小朋友当怪物看,最后校长对神父东说家长有意见,不能再让布华泉到学校来。
布华泉因为是混血儿,被人叫羊杂。东家叫布羊杂,布说:“我叫布华泉。”在一旁的父亲把儿子狠狠打翻在地:“连东家你都敢得罪!”——没有尊严可言。
失去了父亲,母亲没有船主牌,无以为计,去找表叔借钱,一块都借不到。
最后,为了活命,只得将孩子送进教堂,送给别人家。送进教堂时,孩子不肯走,哭。
娘说不许哭,再哭就打大姐。孩子忍不住哭了出来,娘一巴掌打了大姐。后来娘忍着泪哽着说,再哭的话又打二姐……我的流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布华泉,通过学习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的人生里,有的不仅仅是努力,还有更多的是感恩、聪明、勤快、情义、和眼光……
从主人公被抱养起镜到事业稳固颠峰,笔触从容划及一生,有成长、有情感、有商战、有励志也有辛酸苦辣。
这中间连生死都被导演淡化出一种空灵的境界,让观众的心境倍感荒芜,在时代的大环境下,人的生死卑微得如蝼蚁般渺小,而人的奋斗是改变这一切的法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