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说法

时间: 2025-05-21 14:51:02

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主要有四种说法:

1.指“刀、枪、剑、戟、鎲、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鎲、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这种列法,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这也是为今天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排列方法。

意义

由此可见,所谓“十八般”,并非仅仅局限于十八种兵器,而是古代多种武艺的概说。实际上,冷兵器时代产生了许多武器,其数目远远超过了“十八般”。晚清和民国时期,“十八般兵器”成为各个武馆的必须陈设,而成为中国武术和武馆的象征之一。

每个男人在少年时代都有一个武侠梦,看到电视电影中那些飞檐走壁舞枪弄棍的大侠们,总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听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总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好在同小伙伴玩闹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好的角色候选(就是模仿电视剧中的角色,然后看谁厉害,希望我和我的小伙伴不是唯一)。从那以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对我们来说就是武功高强的代名词,有段时间和小伙伴们还专门讨论了是哪十八般武艺,易筋经、九阳真经、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现在回想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

其实,十八般武艺是什么,真的是难倒了不少人。我国是一个有这数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度,武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并不是十八种功夫,而是指代十八种兵器。中国古代的兵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在绵延数数千年的战争中,制造了种类繁多,工艺先进、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这些冷兵器虽然看似残酷,但在历史进程中,它们和文明文化一样,都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说法

十八般武艺这种提法,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兵书《翠微北征录》之中,元代以后,十八般武艺的书法就流传更为广泛了,但是这一时期,兵书典籍中只是提到了十八般武艺,却没有细说是哪十八种兵器,这也为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学者留下了一个谜团。到了明代,终于有人说出了是哪十八般武艺,博物学家谢肇淛在其著作《五杂俎》中首次提到:

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耙、绵绳套索、白打

同样,在明代朱国祯的笔记小说《涌幢小品》中,也将十八般武艺定于为这十八种,其中前面十七种为兵器,最后的白打,指的是散打搏击。

但是在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理解中,十八般武艺就应该是十八种兵器,他在《水浒传》中,提出十八般武艺应该是:

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但是施耐庵这样的安排,也有人质疑。质疑的点主要有这几个:铳、链、牌。后人把铳作为火器的名字,可是兵器中却从未听说过有叫做铳的。链和牌,在其他文献记载中,没有见过相应的记载。

后来十八般武艺又出现了九长久短的说法。

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鎲、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这种列法,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那么现在,我们说着十八般武艺指的是: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说法

曾经幻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我,现在只想安静做一个吃瓜群众,每天码码字,就可以了。

十八般武艺是指:刀、枪、剑、戟、鎲、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十八般武艺,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指使用各种武术器械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武艺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武艺发展的面貌。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主要有四种说法:

  ①指“刀、枪、剑、戟、鎲、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②与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③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鎲、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这种列法,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④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这也是为今天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排列方法。

中国古代称“角拳”或“徒搏”,即打拳之意,被列为"十八般武艺"之一。明徐应秋辑《玉芝堂谈初卷引《白打钱》载:“按自打,徒搏也。武艺共十八般,……十八自打。”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卷十二云:“自打,即手搏之戏,唐庄宗用之赌郡,张敬几仗以立功,俗谓之'打拳'。苏州人曰:'打手',能拉人骨至死,死之速迟,全在手法,可以日月计”。清周亮工《闽小记》:“白打,即为之手搏,各短打者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铁为白战,武艺十八,终以白打为终。”


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说法
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说法
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主要有四种说法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