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济民简介 査济民与金庸就属于同个家族

时间: 2025-05-14 14:30:02

  香港知名实业家査济民是世界纺织大王,是浙江海宁查氏走出的名人,他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那么,他与金庸是什么关系呢?查济民资料简介。

  查济民简介

  查济民(1914—2007)浙江海宁袁花人。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2007年3月28日辞世 。

  人物经历

  1947年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后任董事长。

  1959年,创立“新界纺织厂”。

  1977年起,任香港兴业公司董事长,后又兼任该公司设在英、美、尼日利亚、加纳、多哥、印尼等国企业的董事长。

  1992年起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1994年创立“求是科技基金”,任董事长。1996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1997年捐资400万元港币在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建造“求是堂”。2007年3月28日辞世。

  事业经历

  查济民先生拥有60多年从事纺织、房地产业发展及全球科技投资经验。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席。查氏集团源自查先生于1949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染厂有限公司,查先生积极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并成为进军西非洲纺织市场的先锋;其后更将集团业务扩展至房地产发展、科技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遍及中国、东南亚、非洲、欧洲及美洲等地。今天集团在全球共雇用超过25,000人,其中数家成员公司在亚洲及非洲交易所挂牌上市。

查济民简介 査济民与金庸就属于同个家族

  查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在1990年代先后捐赠3,000万港元及2,000万美元设立“桑麻基金会”及“求是科技基金会”积极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及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社会职务

  查先生也倾力各种公职,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备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港事顾问;是于1997年首批获颁大紫荆最高荣誉勋章的社会人士之一。

  查先生亦曾出任东华三院总理,曾为仁济医院顾问委员会永久顾问,同时荣获多间大学颁授多项名誉博士学位及教授职衔,其中包括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及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等。

  查济民与金庸是什么关系

  香港知名实业家査济民一生致力于纺织业,被称为世界纺织大王。也许很多人对査济民这个名字还不熟悉,但说起金庸大家都认识,査济民与金庸就属于同个家族(金庸原名查良镛),都是浙江海宁查氏走出的名人。

  查济民生前与金庸一样都身在香港,但也不忘故乡情,高龄之年仍然回到大陆各地投资办厂。除了企业家,他同时也是慈善家。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纺织大王的个人资料和传奇事迹。

  查济民(1914—2007)浙江海宁袁花人。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2007年3月28日辞世。

查济民简介 査济民与金庸就属于同个家族

  查济民1927年考入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附设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1931年毕业,后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47年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后任董事长。1959年,创立“新界纺织厂”。1977年起,任香港兴业公司董事长,后又兼任该公司设在英、美、尼日利亚、加纳、多哥、印尼等国企业的董事长。1992年起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1994年创立“求是科技基金”,任董事长。1996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1997年捐资400万元港币在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建造“求是堂”。

  查济民先生拥有60多年从事纺织、房地产业发展及全球科技投资经验。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席。查氏集团源自查先生于1949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染厂有限公司,查先生积极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并成为进军西非洲纺织市场的先锋;其后更将集团业务扩展至房地产发展、科技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遍及中国、东南亚、非洲、欧洲及美洲等地。今天集团在全球共雇用超过25,000人,其中数家成员公司在亚洲及非洲交易所挂牌上市。

  查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在1990年代先后捐赠3,000万港元及2,000万美元设立“桑麻基金会”及“求是科技基金会”积极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及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1988年,查济民与《明报》前社长查良镛在草委会联合推出了有名的“双查方案”,建议首三届香港特首均由选举委员会选出,立法会最多一半议席由直接选举产生,直至2011年下半年再决定是否由一人一票方式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当年,此方案被民主派批评过于保守,甚至有大专学生到《明报》报社“火烧《明报》”。“双查方案”后来经过修订,被纳入《基本法》之内,成为香港政制发展的蓝图,可见查氏的影响力。查济民在香港回归期间的角色举足轻重,除了担任《基本法》草委,也是港事顾问、特区预委会及筹委会成员。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