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富宽的徒弟都有谁?
石富宽的徒弟有三个,分别是于谦、侯震、孙越。
.

1949年,石富宽生于一个老北京人的家庭。从呀呀学语时,就和家长一起从“话匣子”(收音机)里收听曲艺节目。他最爱听的是快板和相声。听完之后,总要稚声稚气学上几句,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这也是一种天伦之乐吧。
他在北京西城区后广平库小学念书到五年级的时候,出现了他从艺道路上的第一个契机。他对快板、相声的酷爱,被历史老师李作霖发现了。原来这位李老师不是外人,是从地质文工团转业到学校的,曲艺演员。共同的爱好密切了他们的师生关系。李老师热情地辅导他,教他练基本功。从此,学习快板、相声,成了石富宽的课余活动。当时,小学里课余活动是很丰富的:有合唱团、航空模型小组、乒乓球队等,都是集体活动。唯独石富宽一个人单独活动,而且得天独厚,由李老师专门辅导。每天上学时,书包里总要装着大小两副竹板。放学回到家里,也要蹲在门口练上一、两段。
石富宽为什么自降一辈
相传石富宽自降一辈是因为他的师爷高德亮那是就自降一辈,所以他的师傅高凤山自降一辈,他也理所应当跟着一起。

在追忆童年生活时,石富宽曾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上学时,只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6口之家的生活,经济上并不宽裕,家里根本拿不出戏票钱。可是石富宽又很想看专业演出,那红红绿绿的海报在吸引着他,常使他驻足浏览。为了能看上演出,他把家里给的零用钱一分一角地积攒起来,连三分钱一支的冰棍也舍不得吃。
那时入场券5角一张,他要省下17支冰棍的钱才能看一场演出。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也算一种毅力吧。有一次,他的同学邀他到西单商场二楼去看相声大会。那是计时收费的,每10分钟二分钱。两个小家伙看得入了迷,一直到终场。石富宽以为这位同学请他客,可是这位同学也没带钱。到剧场门口他们被收费的卡住了,人家以为他们是故意听“蹭戏”的。好说歹说也不放行。最后,石富宽被留下来作“人质”,那位同学到附近的舅舅家要了点儿钱,才把石富宽赎出来。
原来这位收费的也是一个相声老艺人。后来石富宽成了著名相声演员,当他和这位老艺人谈起这些往事时,那老艺人十分难为情:“孩子,我要知道你就是后来的石富宽,说什么也不能扣你做‘人质’呀!”石富宽做“人质”在相声界传为趣谈,很多青年演员都不得被他那孜孜不倦的学艺精神所感动。

1961年,在中央电视台红领巾演出队的一次实况播出中,一位少年快板演员的表演令人瞩目。他那胖乎乎的小圆脸黑里透红,憨厚可爱,可那一眨一眨的小眼睛里却又不时射出狡黠的目光,使人觉得他在稚气中不乏调皮的神色。他的表演是成功的:口齿伶俐,感情丰富。在热烈的掌声中,他回到后台,受到了导演果青和辅导员老师郭全宝、郝爱民的表扬。这就是石富宽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面对全国观众的演出。从此他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在广播中,在荧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