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司马懿文学掾是什么职位?曹丕身边的重要谋士,备受重视

时间: 2025-04-10 12:12:04

  《军师联盟》第10集,曹丕府上,歌舞升平,宴贺新上任的幕僚司马懿。司马懿自此荣升文学掾。那文学掾一职是否跟马倌一样不受重用呢?其实,文学掾一职在历史上的地位颇高。

  魏、晋之际,太守官属之制盖如此,他书或时见一二,不能如此之备也。”由此可推测文学掾在古代官职中所处地位。
 

军师联盟司马懿文学掾是什么职位?曹丕身边的重要谋士,备受重视


  掾在古代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三公等高位者皆可辟召掾属,魏武帝曹操为丞相时就曾任司马懿为其文学掾。

  文学掾是古代官名,正史书中未有详细介绍。《欧阳修集·南乡太守碑阴》中记载曰“右南乡太守将吏三百五十人,分为二卷,其摩灭者犹有二十余人。

  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文学掾、史的数量比郡府其他曹掾、史为多,其地位也比诸曹掾、史为高,汉人尊师重道,故往往排在前面。主要职责是管理学生,教授学生,而且郡内凡有关教化、礼仪之事往往也要参加。

  人皆有邑姓名字,而无次序。其名号有令,有长,有南阁祭酒、门下督、主簿、部督邮、监汀督邮、部劝农、五官掾、文学掾、营军掾、军谋掾、府门亭长、主记史、待事掾、待事史。

  部曲将、部曲督,又有贼曹、功曹、议曹、户曹、金曹、水曹、科曹、仓曹、铠曹、左右兵曹,曹皆有掾,又有祭酒,有史,有书佐,有修行,有从掾位,有从史位,有史,有小史等。

  《晋书·列传第十四》也曾有记载“熊远,字孝文,豫章南昌人也。祖翘,尝为石崇苍头,而性廉直,有士风。”

  “黄门郎潘岳见而称异,劝崇免之,乃还乡里。远有志尚,县召为功曹,不起,强与衣帻,扶之使谒。十余日荐于郡,由是辟为文学掾。远曰:“辞大不辞小也。”固请留县。

  太守察远孝廉。属太守讨氐羌,远遂不行,送至陇右而还。后太守会稽夏静辟为功曹。及静去职,远送至会稽以归。州辟主簿、别驾,举秀才,除监军华轶司马、领武昌太守、宁远护军。”

  《晋书·帝纪第一》“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故其主要职责当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

  历史上,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亦称“三公”(又称“三司”)。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

  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三公的权力削弱,只能办理一些例行公事。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

  曹丕称帝后,认为东汉尚书台权力太大,便另设中书省,掌握机要,起草和发布政令,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尚书台自此成为执行机构,其事务日益繁忙,开始分曹治事,设侍郎、郎中等官,综理各曹工作。

  据说文姓也是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文学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展开剩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