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高二女生嗜睡被诊断为抑郁症#
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不少网友表示震惊
原来嗜睡、老犯困真的是病!
而且很可能是抑郁症!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曾经有类似的经历
有这些症状的人真的应该引起重视……
对此,专家表示,精神健康是个人、事业、家庭、人际交往及社会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睡眠障碍往往是精神障碍常见的伴发疾病。国外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大约有33%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有17%的人为严重失眠。
暨南大学临床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潘集阳教授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和与睡眠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因此进一步加深对睡眠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认识,将有助于睡眠障碍的防治。
一起来看看这些真实例子
1
高二女生总是睡不醒,竟是抑郁症作祟!
人前她却表现得非常积极乐观
莎莎(化名)是一名高二学生,最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嗜睡,好像孙悟空把瞌睡虫都撒到她身上了,总也睡不醒。上课时她常常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迷迷糊糊,甚至睡得很沉,叫都叫不醒。
老师认为莎莎作息不规律,于是要求家长好好管教。家长回家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在上课的时候睡觉,孩子却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法克制睡意。事实上,即使周末休息,莎莎睡到日上三竿,但她还是觉得疲乏、困倦、脑子不清醒。
莎莎的家人十分着急,带着她跑遍了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全身上下做了各种检查,却查不出任何问题。后来经朋友介绍,莎莎的妈妈带着她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门诊就诊,医生通过对莎莎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发现她存在抑郁情绪。
这个诊断让莎莎的家人很诧异。原来,在人前莎莎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乐观,根本看不出她有什么情绪问题。不知何时起,莎莎整天只想睡觉,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愿出门,没有动力做任何事情,也难以静心完成学业;还会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觉得自己比别人差,称自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曾多次用手掐自己脖子及撞头等伤害自己。
为进一步明确莎莎的睡眠问题,医生建议莎莎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MSLT),以求进一步明确诊断。
潘集阳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莎莎存在重性抑郁障碍和可疑发作性睡病。就目前情况而言,建议其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同时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治疗原发病即情绪问题,睡眠问题也会随之改善。
潘集阳表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会认为失眠与抑郁症息息相关,但事实上,睡眠过多同样也与抑郁症相关联。白天过度嗜睡通常被认为是睡眠紊乱或睡眠不足的结果。这种表现与多种睡眠障碍相关,如失眠、睡眠鼾症、昼夜节律睡眠障碍和不宁腿综合征、抑郁障碍等。
睡眠过多是抑郁症的不典型表现,更多见于年轻人(<30岁抑郁症患者中有40%,50岁抑郁症患者中10%)和女性,主要表现包括白天嗜睡,日间休息后感觉不能恢复精力或警觉(夜间正常睡眠)。这一现象与长期、严重和难治性抑郁症有关,也可能提示潜在的双相障碍。因此,早期识别与治疗是改善患者睡眠问题及预后的重要保障。
潘集阳呼吁,在关注青少年的睡眠问题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其精神心理上可能隐藏的潜在问题。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2
尖子生大变样,随时随地都能睡着
还会突然不小心跌倒
小林(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最近两年,她好像变了个人,上课总是打瞌睡、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听课,不仅仅是上课,在吃饭、考试、进行体育活动时,同样无法控制地想睡觉,仿佛随时随地都能睡着。有时候小林与同学玩耍大笑或生气的时候,还会突然不小心跌倒,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浑身没力气,过几分钟以后又恢复如常。昏昏欲睡状态使她没有精力投入其他事情,渐渐不爱和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学校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异常,告知家长,但家长一开始并未引起重视,还以为是孩子最近学业压力太大,作息不规律,经过休息就能调养好。直到后来反复多次被老师提醒,家长才意识到孩子可能生病了。
家长先后带小林在多家医院就诊,辗转于儿科、神经内科、精神医学科等科室,曾被诊断为癫痫、神经发育障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境障碍等疾病,但都没有查出明显异常。后来,他们辗转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门诊就诊,医生对小林进行了详细评估和检查,最终确诊为发作性睡病。经过系统的服药治疗及睡眠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小林的日间嗜睡症状明显改善。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性疾病,在生活中罕见,难以立即识别,可能延误治疗。但明确诊断后,通过及时、系统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疗效显著。”潘集阳介绍,如果遇到对睡眠障碍等疾病认识不足的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很容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疾病,从发病到确诊往往经历2-10年之久。睡眠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经过专业的睡眠监测技术,指导进一步治疗。
潘集阳介绍,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或桥脑尾侧网状核功能亢进有关。它以难以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或醒后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发作性睡病的特点表现为不可抑制,比如正常人在考试的时候很难打瞌睡,吃饭的时候也不可能睡觉,而这种患者随时随地就能睡觉,即使是开车、吃饭、上课、考试的时候,环境越安静枯燥越容易犯病。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发作性睡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30例/10万人,我国猝倒型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约为0.033%,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研究表明,发作性睡病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不影响智力、记忆力及生长发育,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对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警惕发作性睡病,尽快到睡眠医学门诊就诊,尽早明确诊断。
新闻链接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旨在唤起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与重视,进一步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需重视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0%,高于成人的16%。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总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在上升:1986-2000年为10.3%,2000-2005年为14.5%,2006-2010为16.3%,2011-2016为19.1%。已发表的调查研究显示,其中抑郁障碍占19.9%,网络成瘾占8.1%。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少科门诊为例,16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患者门诊就诊人数逐年增加,该医院信息系统统计16岁以下就诊人数2018年为30720人次,2019年为36755人次,2020全年超过4万人次。
何红波:家长要做孩子精神的坚强后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何红波指出,孩子的精神障碍很可能反映在躯体上,比如老觉得失眠、心慌胸闷、肚子痛、头痛等,进行检查却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下经过医生评估,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家长的教育方式也特别关键。“家长带孩子来看病,我一般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教育家长。”何红波说,家长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疾病,也愿意付出时间来陪伴孩子,擅于跟孩子沟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责骂,如强迫性地没收孩子的手机等,孩子的疾病通常都能很好地解决。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临床统计显示,青少年遇到困难时,三分之一找父母,三分之一找朋友,三分之一不找人,如果和父母的关系不好,沟通不好,孩子解决问题的渠道就少了三分之一,这对孩子来说损失巨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个支撑体系,要做孩子精神的坚强后盾。要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减压,比如孩子碰到困难,不能简单地说孩子矫情,因为他这个年纪碰到事情觉得是困难是正常的,父母要提供途径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理解困难,解决困难,这才是良性的沟通,才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
周亮:发现孩子有这些征兆,应提高警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研究员周亮介绍,青少年,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困扰,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应,这和大脑的相应部分没有发育成熟有关。
如何及早地发现孩子正处于强烈负面情绪中?周亮提醒说,家长要特别留意以下征兆:比如,孩子出现行为上的明显改变,如辍学、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持续的闷闷不乐、遭遇校园暴力、变得很孤僻、不愿意和他人来往等等,家庭近期遭受了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婚、被家暴等,或者向同伴、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厌世的想法等,都要特别引起注意,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方式疏导,甚至于求助专业医生的指导。
“作为一个成年人,怎么关心痛苦中的青少年,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询问他,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还是其他成年人也好,都要关心他、询问他,是不是遇到了困难,要用一种共情、理解的方式去和他们交谈,而不是去讲道理。处于强烈痛苦情绪中的孩子是听不进去道理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共情,去理解他的痛苦,而不是说教。经常听家长和孩子说,你要坚强一点,你要高兴一点,他如果能坚强、能高兴,他也不至于痛苦甚至想自杀,所以说教是没有意义的,重点就是同情,去倾听,让孩子把内心的强烈情绪倾诉出来,倾诉出来后就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平复,这样也有助于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宁玉萍:有心理困惑可求助于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宁玉萍介绍,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是在广州市卫健委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带领下设立的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以“舒缓心理压力、抚慰心灵创伤、预防自杀行为、促进精神健康”作为服务宗旨,为广大市民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宁玉萍介绍,热线开通14年来,共接听21万余例来电,提供QQ咨询5000余例,及时发现和干预了1.8万余例自杀相关高危来电,来电量、接听量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为挽救生命、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请记住,如有心理困惑
可拨打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
不要忘记,有爱有理解在等你!
策划:黎蘅
统筹:张青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宋易倩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海报设计:周振丰
资料图/视觉中国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圆媛
来源:广州日报